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务 | 政府文件

农府办发〔2022〕10号 农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调整方案

时间: 2022-09-30 16:35 来源: 农安县政府办
【字体: 打印

    为加快推进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吉林省商务厅、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吉商建〔2020〕4号)和吉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关于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专项整改“回头看”检查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的通知》(吉商建〔2022〕11号)精神及2022年国家验收考核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调整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紧密围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推动涉农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实施脱贫攻坚等任务,统筹整合资源,着力推动商贸流通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发展为方向,以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以拓宽我县名特优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为目标,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努力开创农安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局面。

    二、实施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为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加强监管,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创造开放、包容、公平、可持续的政策环境。

   (二)强化服务、聚焦上行

    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提高我县农产品品牌化和电商化比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立足我县实际,突出农安特色,优先选择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流通行业开展示范,探索具有我县农村特色、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和模式。

    三、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我县区域经济、交通物流、电商基础、产业基础等情况,通过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利用3年时间,打造出电子商务进农村“互联网+流通+服务”的模式,形成由县级电子商务公共综合服务中心、乡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农安县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农安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融合,县域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借助电子商务整合机制,更有效统筹城乡资源,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在促进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具体目标

    1.积极培育电商主体。培育4至5家在全县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开设网店300家以上。

    2.推动农产品上行网上销售量。通过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增加农产品网上销售额300万元以上,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显著。

    3.逐步完善电商网络建设。按照“一村一店”建设标准,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完善“县+乡(镇)+行政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应用服务网络,力争在2022年末,完成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5个乡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200个以上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行政村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到50%以上。

    4.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立足人才本土化,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重点培训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3,000人次以上。通过培训有效调动政府各部门和承办企业、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各方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电子商务氛围。

5.完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力争2022年末,建设县城中心物流园区1个,乡(镇)级物流节点(服务站)29个,村级物流节点(服务点)365个,打造完成县城到乡(镇)物流配送主干线9条,整合或新增县到乡(镇)干线配送车辆9台,新增乡村支线车辆29台,建成“县有园、乡有站、村有点”的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县、乡(镇)、村三级物流全覆盖,上下行物流24小时送达的总体目标。

6.市场流通更加活跃。积极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建设农安特色馆,推动县域农产品品牌化和特色农产品电商化的大幅提高。同时依托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能力,农户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基本形成“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村流通效率

    四、实施内容

    重点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三大体系”,创造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生态环境。

   (一)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1.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利用现有物流配送服务资源,采取企业建设、政府补贴方式,结合农安实际,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1)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根据项目建设性质和规划要求,整个物流配送体系规划为二部分:一是仓储区,集存货、理货功能;二是物流展示销售配送中心,为物流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平台等服务。

    2)建设物流配送乡级中心29个。对往返村(屯)、乡(镇)与县城之间的双向网购网销物流包裹每单补助标准不超过示范县邮政配送收费标准的50%,重点补助网销农村产品和网购农业生产资料。通过县域公共服务中心销售产生的物流快递包裹给予70%补贴。

    3)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365个。实现24小时配送到村。

    重点建立开放、共享的物流信息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动态跟踪、实时对比、及时纠错,形成信息管理和实物管理的同步运行。同时鼓励物流、快递、供销、商贸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建立物流快递共同配送联盟,整合货物、车辆、配送网点、人员等资源,依托信息系统统一规划和调度,通过县级物流中心园和乡镇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建成“县有园、乡有站、村有点”的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实现县、乡(镇)、村三级物流全覆盖,解决物流快递配送“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上下行物流24小时送达的总体目标。

    2.农村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建设

    1)打造特色电商化产品。依托我县现有产业基础及产业特色,重点围绕“三辣”、玉米、大米、红石砬小米、精品瓜果、蔬菜、畜禽等产品开发适合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组织和引导农村合作组织或农民个体与电商平台对接,指导其根据消费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将特色农村产品打造成适销对路的网络商品。

    以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重点,应用推广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重点区域提高农安特色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农安产品用户群,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与进社区协同发展,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与社区电子商务的互联互通,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推动农产品进城市、进社区。

    对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配送企业(含农业生产合作社、物流企业)为本地农产品上行建设改造的产地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加工仓储配送中心给予一定补贴。

    2)完善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在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品牌注册、品牌培育、分拣、包装、网络营销策划、网站托管等增值服务。

    3)大力推广县域公共品牌。积极推动县域公共品牌建设,助推农产品上行。对县域内农产品基本情况、生产销售情况进行摸底,根据产品特点进行产品价值提炼、完成品牌包装设计、培育策划、注册特色单品和综合产品公共品牌,扩大县域公共品牌的应用。

    ——拍摄10款农产品宣传片。展示农安县农产品特色,开拓农产品传播渠道。

    ——加强品牌推广。2022年12月前举办不少于1次大型农产品大型展销活动。

    4)建立县域农产品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及影响力。以统一的公共品牌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促进措施,通过与淘宝特色中国、京东、苏宁易购、邮乐购等国内知名第三方平台农安特色馆、区域O2O社区生鲜平台等合作,加强新媒体微信等平台建设,为农安农产品电商提供全面的渠道建设营销推广服务,从而提升区域农产品销售力和影响力。

   5)建立大数据管理系统,打通县域农产品流通数据。积极推进大数据软件应用,依托运营商建立统一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县域农产品生产数据、物流数据、仓储数据、交易数据、经营主体信息等,全面打通产业链的供销两端,提升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为精准决策提供数据化支持。

    6)发展移动电商,鼓励大众创业。引导农村青年、妇女、贫困人口等开设运营网店或微店,采用分销系统,开展全民移动电商、分享电商应用,实现人人可创业、零成本创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7)挖掘特色产品,开展电商扶贫。按照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要求,以电商为手段,以产业为抓手,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工作体系,推进扶贫开发与电商发展、产业发展相融合,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扶贫开发新模式,把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引入到扶贫工作中,提升贫困村交通物流、网络通讯等发展水平,引导贫困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推动扶贫产品进行网络销售、社区直供,帮助贫困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

   (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打造农安县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打造农安县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以此为载体提供摄影美工、品牌培育、创意设计、文化包装、运营推广、平台建设、移动互联、品牌展览、业务对接及咨询等系统性全面电商服务。并悬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农安县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牌匾。

农安县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集运营服务、数据统计、电商咨询、电商培训、电商支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备电子商务资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服务内容展示、电子商务(远程)培训和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展示等功能,整合本地电商资源,做好产品梳理、安全追溯、产品认证、品牌培育、营销推广、平台对接等工作,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当地农村生产、加工、流通等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比例。

农安县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下设电子商务孵化区,免费提供场地、办公设备、开展电商从业人员指导和培训等。建设完善1个县域产品展示馆(线下体验店),对外展示销售我县特色产品,实现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挥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最终引领我县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发展。

    2.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优先选择节点乡镇,乡镇政府按照规定要求免费提供经营场所,依托农村淘宝服务站、农村专业合作社、物流服务站等,建设5个乡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乡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统一悬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农安县XX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体验店)”牌匾,配备电脑、电视、打印机、打包机、真空机、数码相机、摄影器材等设备。为农民提供工业品、消费品、农资农具的网络代购服务,农产品网络代销服务,代缴各费、预定车(机)票、旅游查询、打印复印、送货上门、站点自提、货到付款、POS机刷卡、网络支付、小额贷款等便民服务。定期向县级公共服务中心报送各类信息,建立健全日常网络安全管理、货物收发管理、农产品收购等管理制度。

3.村级电商服务站

按照“改造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将线下已有的网点门店升级成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配送点,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200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村级电商服务站统一悬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农安县XX乡(镇)XX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牌匾。室内配备展示货架、电脑、pos机等。为当地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销业务,依托线上平台,实现网订店取、网订店配、网订店送。

   (三)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现有电商人才培育方向和农安实际相结合、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政策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电商企业和行业协(商)会、专业培训机构等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培训内容、尝试培训模式,建立全面的、持续的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培训不少于3000人次。

    1.电子商务专题培训

    重点开展县、乡(镇)、村各级党政干部的培训。举办以党政干部为主的动员大会和业务培训班,培训方向以“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旅游”和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计划、提高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决策和指导能力。

    2.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

1.普及培训。针对县(乡、村)机关干部、贫困村村民、返乡大学生等开设以电商趋势分析,农产品网销、网络购物、电商交易安全,县域电商发展及机遇解读,智能手机应用及网络交易操作,各大电商平台介绍等相关课程为主的普及式培训,培训2000人次以上,开设网络店铺或带货主播50个以上,年销售总额50万以上。

2.网络店铺实操培训。针对全县电商服务站站长、电商创业者等开设以多平台销售、物流软件应用、农产品销售技巧、电商运营推广、产品营销策划、品牌打造、农产品上行和服务上行等内容为主的创业实操培训,培训500人次以上,开设网络店铺或带货主播150个以上,年销售总额150万元以上。

3.网红直播培训。针对农业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第一书记、电商微商从业者等开设网红直播课程为主的培训,培训500人次以上,开设网络店铺或带货主播100个以上,年销售总额100万元以上。

遴选的培训机构在当期当批培训结束后的3年内,培训机构对经培训后独立开设的网络店铺、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创业就业人员每年手把手、面对面指导服务6次以上。

    五、项目资金管理

   (一) 支持方式和重点

    1.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50%。

    2.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支持比例不超过30%。其中: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资金支持比例不高于25%。

3.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资金支持比例不超过10%。

4.资金使用调整。项目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按上述规定执行,因项目需要确须调整的应在某项总体比例范围内进行调整,结余资金主要用于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具体资金使用见附件:《农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1500万元资金使用明细表》

   (二)资金使用规定

    项目资金不得用于网络交易平台建设、土建项目、购买流量、办公车辆及工作经费、人员工资等支出。各项目结余资金可按政策规定要求优先用于物流补贴。

   (三)资金管理

1.资金跟踪管理。工信、财政、扶贫办要密切配合,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抓好绩效自评,重点评价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相关制度和措施、目标完成程度和效果及项目资金管理报备情况等。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保障不出现项目资金长期闲置现象。

2.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并自觉接受上级商务、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项目实施相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申请和审核资料,以备核查;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骗取、挪用和截留专项资金,对违规使用的单位,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强化项目管理。对项目申报、评审、建设、验收、补助等各环节的档案材料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做到资料详实、手续完备、程序合规。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0年2月-2020年3月)

    1.制定完成农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和资金安排意见的编制工作。

    2.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承办企业。

    3.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筹备并启动相关项目建设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0年3月-2022年12月)

    1.完成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

    2.完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和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3.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次。    

4.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总结,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整改提升阶段(2023年1月—2023年2月)

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全面自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根据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电商服务站点的整改提升。

   (四)验收评估阶段(2023年3月)

依据商务部、财政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省级考核评估办法,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运营情况、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形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完善的经验模式,为绩效评价做好准备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工信局局长兼任,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各乡镇要分别落实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本部门、本乡镇项目实施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具体组织实施。县委宣传部、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审计局、县邮政局等县直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街道,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确保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等工作顺利进行。

   (三)制定落实扶持政策

    根据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财税、金融、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财政局要按照项目实施需要及时拨付。

   (四)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县财政局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监督管理和对项目绩效评价,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巡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和规范使用。对虚列、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按相关规定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企业和人员责任。

   (五)规范行业监管

    与国家商务部和省商务厅做好沟通对接。建立健全农安县品牌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溯源体系。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运行状况等监督检查和调查统计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对典型乡镇、典型企业的宣传力度。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绩效评估工作,大力推动农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健康有序发展。

   (六)政务公开

为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农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专栏,及时公开实施方案、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公告、项目建设进度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

   (七)及时上报信息

    县工信局、承办企业要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建立信息智能日报、人工月报及年报制度,按时报送项目进展、资金拨付等材料,并设专人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和信息数据报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