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务 | 政府文件

农办发[2010]4号 农安县2010年小型加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时间: 2010-03-24 08:28 来源: 县政务公开办公室
【字体: 打印
  

农办发[2010]4号

  农安县2010年小型加工业

  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求实、创新、发展原则,奋力开创小型加工业发展新局面,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全民创业为基础,以户办、联户办为模式,以发展专业户为主体,突出项目发展、扩充项目总量、提高项目质量、培育项目品牌,促进全县小型加工业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全县小型加工业专业户总数达到1.22万户,其中新发展有投资性项目的专业户1000户以上;全县小型加工业实现产值达到8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创收235元,比上年增长10%;从业人数达到4.2万人,比上年增长10.5%。

  三、重点项目

  2010年,全县要在普遍推广十大系列项目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四类具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普及性加工项目。

  一是秸秆颗粒加工项目。继续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加强领导,积极引导,科学指导,依托优惠政策,利用丰富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努力实现秸秆颗粒加工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要在数量发展上狠下功夫。依托资源、政策和环境优势,积极而为,乘势而上,全县新发展100户秸秆颗粒加工企业。要在市场开拓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大秸秆颗粒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力度,在全县大力推广秸秆颗粒节能环保炉应用范围,全年计划新发展100户以上,县城争取再改造1—2个集中供热的居民楼。各乡镇力争改造一台以秸秆颗粒做燃料的生物质锅炉。积极与国内以秸秆颗粒做燃料取暖的大中城市取得联系,扩大销售量。积极与青岛康大集团、长春大成公司等农牧企业联系,扩大秸秆颗粒产品在饲料上的份额。发挥吉林省东旭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绿能秸秆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鑫洋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农安县巨燃草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拓展国际市场。积极与辽宁省张士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大连港、丹东港,扩大秸秆颗粒出口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数量。要在落实优惠政策上狠下功夫。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鼓励秸秆加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帮助解决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电力安装、信贷服务等问题,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和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在保护秸秆资源上狠下功夫。落实好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玉米秸秆的通知》精神,保护好秸秆资源,为秸秆颗粒加工企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二是工艺品加工项目。重点推广工艺品加工项目,各乡镇要积极与当地工艺品经纪人、省市外贸联系,积极引进插花、柳编、草编、真丝座垫、中国结等加工项目,扩大就业面。组织一次全县工艺品加工经纪人联谊会,共同商讨推动工艺品项目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办法。全年计划发展到5000户,新增2000户;就业人数达到8000人,新增3000人。

  三是服装加工项目。发挥高家店镇服装培训基地和服装加工基地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北部各乡镇,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把高家店镇发展成服装大镇。抓住全球经济回暖的有利机遇,争取与更多的服装出口企业合作,在专业人员培训、就业面扩大和项目发展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是现代加工项目。要积极发展近几年新引进的小型机械、汽车零部件、卫生香、打火机、纽扣、箱包制作等项目,逐步走出一条南方小商品大市场的北方模式。在抓好重点项目的同时,各地还要把具有区位优势、地方特色和发展基础的杂粮加工、黄烟加工、羽绒加工、淀粉加工、果蔬加工、木材加工等传统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的小型加工业发展,要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人大主席负责,同时安排一名副职领导协助抓。要在引进项目、协调解决问题上抓好落实;在总量发展、质量提高上抓好落实;在领办创办、典型带动上抓好落实;在品牌培育、名牌打造上抓好落实;在以秸秆加工为主的重点项目上抓好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县、乡两级要充分利用《小型加工业简报》、吉林农安网、农安电视台和省、市媒体四大宣传平台,不断强化舆论引导,深入推动工作开展。要进一步加大简报编发力度,传递信息、推介项目、宣传典型、指导创业。要以农安门户网站为载体,把有关小型加业方面的政府决策、部门职能、工作动态、优惠政策等及时发布在网上,让更多的有创业热情和投资意向的人士关注农安。要在电视台开辟小型加工业专栏,推广创业典型,发布项目信息。要瞄准省、市主流媒体,争取在重要栏目和重要时段更多的报道我县小型加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加强项目引进。各乡镇要广泛联系,利用各种关系、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寻找项目源,积极引进项目。同时,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外地经验,寻求合作伙伴,传递产业信息,引进新型项目。

  四是加强品牌培育。要把商标注册工作的重点由起名注册转到品牌培育上来。各乡镇要从近几年已注册的商标中筛选出1—2个典型,通过包装、推介,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逐步形成特色品牌。要开展“农安十大名牌”评选活动,组织专业人士,在有代表性、有发展潜力、有良好信誉度的注册品牌中,评选出农安县小型加工业十大名牌产品。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培育出1—2个吉林名牌。

  五是加强政策扶持。要进一步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小型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宣传,调动创业者的热情。同时要加强部门协调,避免出现有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解决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六是加强干部领办创办。号召和鼓励各级干部以独资、合资、入股等形式,领办创办小型加工业实体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要加大民间资本启动力度,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引进项目,以自我投资和自主创业为主,采取户办和联户办的办法,积极筹措发展资金。

  七是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在与吉林省东旭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绿能秸秆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大连佳园生物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科环生物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鑫洋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加快小型加工业的发展。由公司负责提供机器、售后服务和产品回收,最大限度地降低秸秆颗粒加工户的投资风险。要加强与工艺品中介公司或中介人的合作,积极与长春市紫玉木兰工艺有限公司等大型出口公司联系,努力把手工艺布鞋等项目引进农安。要加强与大型服装厂的合作,以黄龙服装厂、荣发服装厂等为依托,充分发挥高家店镇服装培训基地和加工基地的作用,加快服装产业发展。

  八是表彰奖励。年终将依据本方案对各乡镇进行考核评比,评出小型加工业发展先进乡镇若干名,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

  中共农安县委办公室

  农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