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型机械助阵,花生丰产丰收。“你看,这片地采用了‘裸地小垄双行增密’种植技术,种植密度从每公顷24万株提高到近30万株,让农民真切感受到了科学种田的力量!”农安县海坤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坤指着脚下的花生地表示,“株数多了、密度大了,过去每公顷用300斤种子,现在得用400斤。”“从小面积试种到大面积推广,采用‘裸地小垄双行增密’种植技术,每一步都有专家指导,让我们增收底气十足。”王海坤掂量着手中的花生笑呵呵地说,今年,合作社种植的95公顷花生,从10月9日开始采收,预计每公顷产量可达9000斤。
采用“裸地小垄双行增密”种植技术,花生种植密度明显提高。高效施肥是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花生种植方式大多采用“一炮轰”施肥。“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全部肥料,不仅造成前期浪费、后期脱肥,还严重制约花生单产提升。”王海坤表示,他们会在花生生长关键期喷施叶面肥,同时,适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水溶肥,充分发挥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在减少底肥施用量的同时获得高产。全过程机械化为花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播种机、摘果机、起收机,咱们啥机器都有。”王海坤说,如今,合作社从种植、收获、摘果到剥壳,各环节都有帮手,机械化的高效利用,不仅大大缩短了收获时间,降低了种植成本,还能减少花生在收获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花生的品质和产量。多措并举实现花生丰产丰收,能获得多少收益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王海坤算了一笔账,通过良机、良法、良技的加持,每公顷花生增产1000斤以上,除去各项成本,每公顷增收两三千元不成问题。近年来,杨树林乡依托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多举措调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良种引进、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各环节都有农技人员指导,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