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这令正在奋力拼搏的农安县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农安县将锚定目标、加压奋进,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紧盯经济发展目标,巩固优势、拉长补短,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力量。”农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百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安县将中央大政方针与县域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明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纵深”,加快融入“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农安新担当、展现农安新作为。
聚焦产业优化 全面筑牢发展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产业成为其中的高频词。对此,农安县打算怎么干?
“聚焦产业优化,我们将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为导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刘百军表示,农安县将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到全县工作的各个领域,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农业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着力提升粮食单产能力。以肉牛养殖为引领,积极推进生猪、肉鸡等产业链建设,力争全年畜禽饲养总量达到9800万头(只)。
在工业方面,以产业集群为引领,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支持富晟特必克、华夏汽车等企业扩能升级,加快推进阿兴短鲜食品基地、恒星制药等项目尽快投产,培育申请专精特新企业11户,支持企业“智改数转”,推动数字化建设。
在服务业方面,围绕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激活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向全域全季全业态发展。
聚焦有效投资 激活经济发展引擎
项目建设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全面强化项目谋划招引?如何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如何增强经济发展活跃度?招商引资“大步快跑”、项目建设“落地有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是农安县聚焦有效投资的有力抓手和激活发展引擎的智慧锦囊。刘百军说,今年年初以来,农安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打好上争、外引、内培“组合拳”,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加快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远景风电装备制造、区域性肉牛交易市场等重大项目洽谈进程,着力推动万亿级国债和专项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增量配电网、中宏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细数县域内的大项目推进情况,刘百军娓娓道来,按照落实“项目建设攻坚年”的部署要求,他们强化项目中心职能,加强对项目的调度和跟踪服务,做好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服务。
招商引资,是农安产业升级厚实的“底盘”,更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农安县将创新建设全员招商体系,充分发挥“农安招商”智慧化平台作用,深入实施平台招商、链式招商、以商招商。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在谈及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刘百军表示,将不断深化“万人驻(助)万企”,畅通“绿色通道”,推动更多县级管理权限下放乡镇、开发区,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聚焦改革发展 构建县域发展平台
如何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结构性差距的根本性问题?农安县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积极推进开发区改革,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园区蓬勃发展,打造优质县域平台载体。
为此,农安县将围绕开发区改革,建立财权、人权、事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开发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统筹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一区四园’承载能力。”刘百军告诉记者,他们将在园区建设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长春增量配电网园区电价优势,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同步推动现有轻工业、建材家居等园区集中连片开发建设,着力提升吉浙绿色智能制造、顾城双碳等新建园区建设效率,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