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党建引领肉牛快速发展以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
2022年09月
地点:
农安县政府网站访谈直播间
主办:
农安县政府办公室
嘉宾:
农安县畜牧局局长徐剑锋
访谈摘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300万头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农安县继6月24日召开了“农安县畜牧行业工作会议暨百万头肉牛工程推进会议”后,8月6日又召开了党建引领肉牛发展部署动员会,按照“11N11”百万头肉牛发展战略,用项目法系统落实“13321”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以党建引领为突破,举全县之力推进县域肉牛产业发展,实现种源、养殖、深加工、科研、交易市场及冷链物流深度融合。
【主持人】:全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和全市300万头肉牛产业建设工程开展以来,农安县制定了“11N11”百万头肉牛发展战略。一年多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天,我们邀请到农安县畜牧局局长徐剑锋,为广大网友介绍下我县肉牛发展情况。
【徐剑锋】:围绕全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和长春市三百万头肉牛任务目标,立足农安县资源、传统、地域优势,第一时间明确了100万头发展任务,制定出“11N11”百万头肉牛发展战略,即重点打造1个城开农投龙头企业,突出发展1个特色产业小镇,积极培育N个养殖示范区,稳步建设100个千头养殖大村,统筹扶持1000个百头养殖大户。
【徐剑锋】:同时,坚持以项目法“13321”为统领,布局“一基地、三园区、三中心、两化利用、一品牌”全产业链,即:1个优质种源核心基地,养殖、屠宰、加工3个园区,科创、交易和信息3个中心,秸秆饲料化和粪污资源化“两化”利用,打造1个知名农安肉牛品牌。实现肉牛总量发展和种源质量提升双轮驱动,肉牛全产业链条培育和肉牛产业园区建设同向发力。到8月末统计,全县共有肉牛养殖户2.45万户,饲养量36.6万头,其中存栏27.8万头,出栏8.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8.3万头 。全县肉牛发展量在万头以上的乡镇共14个,占比63.6%,千头以上大村106个,占比28%。
【主持人】:2021年初,长春城开农投百万头肉牛产业项目落位农安,对我县的肉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请您介绍下相关情况。
【徐剑锋】:长春城开农投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区就位于巴吉垒镇,占地626公顷,总投资35.9亿元。园区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为目标定位,按照“64112”的发展布局,重点建设“六区(6个肉牛养殖区,包括4个育肥区、1个母牛繁育区和1个核心育种场)、四厂(屠宰加工厂、净水厂、有机肥厂和饲料加工厂)、一中心(肉牛技术研发中心)、一平台(数字化肉牛产业信息平台)、两基地(粗饲料种植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立足打造集“肉牛养殖、良种繁育、屠宰加工、饲料生产、粪污处理”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主持人】:要养好牛,需要打造一条完整的肉牛产业链,您认为应该怎么做好肉牛产业这篇大文章。
【徐剑锋】:我们坚持加快实施肉牛总量和优质种源培育的双轮驱动,努力构建“十动”发展格局,全力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壮大,成为富县裕民的新载体,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十动”分别是:
龙头企业带动。是指以城开农投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标杆示范作用。
政企联民互动。通过政府出激励政策、企业出灵活的带户模式,在全县形成要养牛、能养牛、养好牛的氛围。
产业园区拉动。通过正在建设或即将竣工的养殖、屠宰和深加工3个产业园区拉动,实现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养殖大户联动。通过大户的传帮带,确保全县100个千头大村和1000个百头大户的目标快速实现。
产研结合促动。通过龙头企业与吉林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产学研科研基地,增加肉牛产业的科技含量,相应提高肉牛品种质量、产品质量、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优势品牌驱动。通过品牌建设,提高我县肉牛产业影响力,当前我们正着力打造“安农牛”和“农安安牛”两个品牌。
金融助力引动。充分利用好吉林省“政银保担、支牧联盟”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缓解资金投入问题。
三产融合传动。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肉牛全链条式发展。
特色小镇推动。通过巴吉垒肉牛特色产业小镇的推动,以我县基础条件较好的小城子、前岗、龙王、三岗、三盛玉为核心,再发展五个高标准肉牛养殖示范区。
全县举力行动。借助党建引领,干群同力,形成全县上下社会各届参与肉牛养殖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把肉牛这个大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助力县域经济增长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支撑点。
【主持人】:在全县肉牛形势发展大好的背景下,请您介绍一下党建引领的阶段性成果。
【徐剑锋】:8月6日全县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大会以来,各乡镇突出党建引领总抓手,根据本乡镇实际,因地制宜细谋划,全力以赴促发展,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已有众多党建项目落地。针对养殖户强烈的参观学习意愿,纷纷组织域内外多次考察学习,烧锅镇由主要领导带队远赴内蒙古牧区,有的乡镇组织多次考察学习。多数镇村干部已对肉牛行业非常了解,尤其对肉牛品种选择、养殖利润、疾病防控、饲草储备等能说的头头是道。并且,很多纸面上的宏观设想正慢慢变为灿烂的现实。主要体现在重视空前,很多镇村干部已成为“牛专家”。
【主持人】:全县党建引领大会后,各乡镇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了会议精神,讨论研究并形成本乡镇肉牛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那么,具体做法有哪些呢?
【徐剑锋】:合隆镇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外加五个村集资入股模式在韦家村正在建设600头规模牛场,邓家屯、于家村村规模牛场即将引牛;烧锅镇互助村第一书记争取市统战部50万元资金和本村农户联建的肉牛养殖场已经完工,正准备进牛;小城子乡盘活菜园子村闲置村小规划的150头母牛场已经开工建设;永安乡创新闲置资源盘活模式,将本乡镇4个闲置村小在所有权不改变的前提下,外租用于肉牛养殖;青山乡、新农乡、三盛玉镇、万顺乡等乡镇分别有村党总支书记带头养殖,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有党建的引领和促动,全县再次掀起了一股新的养牛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