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农业专家解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时间: 2017年05月
地点: 农安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主办: 农安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嘉宾: 郝彦德
访谈摘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通俗点说,就是要通过对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以及收获的农产品怎么加工、卖给谁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市场规律的重视和遵循,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 1.JPG
    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jpg

  [主持人]:于 2017-05-06 08:53:09 发言
  各位网友和农民朋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郝彦德老师,做客我们的在线访谈栏目,请他解读一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问题。郝主任您好!
  [郝彦德]:于 2017-05-06 08:53:53 发言
  您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和农民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于 2017-05-06 08:54:34 发言
  郝主任,今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请您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郝彦德]:于 2017-05-06 08:54:52 发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通俗点说,就是要通过对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以及收获的农产品怎么加工、卖给谁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市场规律的重视和遵循,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主持人]:于 2017-05-06 08:55:30 发言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郝彦德]:于 2017-05-06 08:55:44 发言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的结果。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一是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而当前各类农产品面临着产非所需、产大于需或产小于需的问题,还有因在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而产生的产滞于需的问题。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二是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竞争力低下。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较快上涨,而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越来越大,玉米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在我省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竞争力。三是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凸显。当前,我省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由于供求结构失衡,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开始凸显。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才能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主持人]:于 2017-05-06 08:57:50 发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改什么?
  [郝彦德]:于 2017-05-06 08:58:04 发言
  一是调整结构,推进产品创新。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供给,适当调减滞销品种生产,减少过剩农产品供应。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消费者对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另外,树立大农业和大食物的观念,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业产品的产销边界;运用跨界思维,把农业生产加工与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满足市场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扩大农业的外部效应。二是改变要素使用,推进科技创新。近些年我省农业生产中水、土要素粗放使用,化肥、农药使用过量,机械、技术支撑能力不强,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的短板。当前,要抓住我省农产品供给充足的有利时机,增加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尽快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三是改善资源配置,推进制度创新。目前我省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资源循环利用不够,农作物秸秆、农膜回收利用率和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都较低,一些地区还将水土等资源配置到产销不对路的产品生产上。政府应鼓励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并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四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管理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人。要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其在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打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鼓励其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
  [主持人]:于 2017-05-06 09:02:02 发言
  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郝彦德]:于 2017-05-06 09:02:09 发言
  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定不移推动,做到在发展理念上有新的跃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明确目标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在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上取得新的成效。在结构性问题上,要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在体制性问题上,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与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在动力性问题上,要切实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进一步形成多业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在安全性问题上,要重点提高财政金融、企业经营、安全生产等方面潜在风险的防控能力。在持续性问题上,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扎实做好扶贫攻坚、社会事业、民生实事等工作。
  [主持人]:于 2017-05-06 09:03:31 发言
  国家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台了那些指导性意见?
  [郝彦德]:于 2017-05-06 09:03:39 发言
  根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快现代种业创新;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是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继续推进以减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四是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重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模式创新;完善农业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区域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 五是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意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垦改革;加强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法律制修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快推进和提升农业对外合作。 六是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主持人]:于 2017-05-06 09:11:33 发言
  好,感谢郝主任来到在线访谈栏目,为网友和农民朋友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深入讲解,广大干部群众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积极行动,齐心协力,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实现现代农业贡献力量。
  发言
  内容